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主 页文章资讯代理分销合作频道品牌中心淘宝门市下载中心动画频道公司博客
当前位置:仙鹅公司百科园文章资讯美文欣赏中外荟萃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及其译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6-06-19 17:47:48

乌有先生的谈话中注入更高的人文精神,即不是徒争物质之强弱,不以强盛的国力构建诸侯关系中的强势话语,而是要在新的强国之美的基础上进行诸侯间的对话。这是对诸侯国交往中重德尚义精神的承袭。《国语·楚语下》载楚使王孙圉聘晋,赵简子问楚宝白珩。王孙圉曰:“未尝为宝。”“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他列举两个贤人和富饶的薮泽,强调说,这些都大有利于国家,这才是“楚之所宝者”。

战国之世,侵伐攻略不断,各诸侯国势力盛衰消长往往系于人才之得失。于是,以人为宝,已成为一些有作为君主决策的核心问题。如燕昭王礼遇郭隗、乐毅,已成为千古美谈。而在诸侯交际间,也往往表现出彼此在如何认识“国之宝”方面的差距。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与魏惠王畋猎,魏王问齐“亦有宝乎”,并自炫其车前后的宝珠。齐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然后举出几位贤臣,说明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上述诸侯或使臣的言论中都关系到如何认识自己君主或诸侯国之美,如何张显自己君主或君国优势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子虚的认识过多地着眼于物质条件,而乌有先生则在兼顾幅员物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精神,批评子虚所夸耀的并不是楚之美,是与上述较具人文精神的言论相背离的。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若楚王之猎确如子虚所言,则是贪婬乐而显侈靡,并非楚之美事,子虚作为使臣,应知如何维护国之尊严,不能将楚王之恶显示于天下。

孔子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乌有的言论中不曾涉及前代文献记载,然而,在作者运用的文学语言中已经浸透了前代思想滋养。他们二人之间的言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使臣意识,表现出对国家之美的两种不同理解。他们的言论中也表现出两个文学人物间的差异:子虚是一个徒逞一时之快的思想浅薄的人。乌有先生则是诸侯对立时期的贤士的形象。两个形象的差异和他们言论的交锋构成了《子虚赋》中文脉的波澜。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汉代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警卫“武骑常侍”。所作《子虚赋》与《上林赋》为汉武帝所赞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他见武帝喜好神仙之术,曾上《大人赋》欲以讽谏,然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汉书·艺文志》著录其辞赋二十九篇,现存六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s:文摘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如我不在线,请留言或打电话给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 xia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0,085.94000 毫秒
Powered by:NewAsp CMS Version 4.0.0 SP2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